撰文丨金水河记者晓妍
曾获茅盾文学奖的河南作家李佩甫,2007年出版长篇商战小说《等等灵魂》,扉页题记曰:“印第安人说:别走太快,等一等灵魂。”说的是书中主角任秋风,白手起家创造商界神话,却在无数光环加身时迷失自我,最终身败名裂一败涂地。
新乡李全顺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人人景仰的“慈善家”到千夫所指的“伪君子”,“新乡首善”李全顺,为了骗取信任、非法集资的“包装造星”细节,近日被新乡市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披露。
“首善”:以情动人,大搞公益
从网上搜索2013年关于李全顺的报道发现,他身上最常见的标签便是“新乡首善”与“诚信厂长”。有媒体统计,1998年至今,从河南省十大爱心援助功臣到中国公益慈善大使,他获得的荣誉超过30个,让他本人的名气超过了他的企业。
在新乡卫滨区平原乡西高村,一座33.8米高的水塔仍矗立在村中央,上面镌刻的“时刻不忘父老乡亲”红色字样格外显眼,落款为“李全顺心声”。村民说,大约在2000年左右,新乡地区遭遇大旱,李全顺为解决西高村吃水难题,卖掉了自己价值30多万元的奥迪轿车,修建了这座水塔。
尽管李全顺在2014年就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但这座“村标”式建筑,始终未被拆除。
一直以来,在李全顺口中,西高村民都是他的“父老乡亲”、“再生父母”,而且2006年起,李全顺担任西高村党支部书记。不到半岁时父亲去世,成人后母亲以及姐姐也相继离去,这样的身世成了李全顺常打的“悲情牌”。“全村人都是我的亲人!”他曾经这样对着西高村民声泪俱下。
除了修水塔,工厂日渐壮大后,他还拿出10万元钱为村民购买拖拉机,拿出60万元为村里修建了近900米的水泥路。仅2011年,他花在村里的钱就有100多万元,并且将善举延伸到周边十里铺等村落。“大善人李全顺”的名声迅速传播出去。
此后,李全顺做慈善与社会活动似乎上了瘾。在新乡各区县做的每场慈善活动,他都会请来不少主流媒体,然后将捐助的财物高举过头顶,供记者拍摄。
他相继赞助了全顺铜业杯大型青年人才交流会、全顺铜业杯2012年度新乡经济人物评选、年度新乡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评选、河南政法书画大赛等十几场省市级大型活动。他还以自己为原型,组织拍摄了电影《爱民村官》,据该电影资料显示,仅此一项就耗资500万元。
数年来,精心包装自己的李全顺,一直以“人民的好儿子”自居。当地媒体报道称,如果在街上,碰到当地60岁以上老年人,李全顺都会远远地高新乡市李全顺最新动态喊道:“爹、娘,你们在这呢!”逢年过节,他还会给这些老人们送去红包与礼品。
而他的集资对象,也大半都是老人。“搞定了老人,就搞定了全家。”他曾这样对朋友说。
企业:成也全顺,败也全顺
虽然李全顺对西高村“饱含深情”,其真正老家却在水南村,他的事业起步于钉子和电线。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在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目的就是抓好商品生产,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那时的李全顺还不到30岁,他想在这个政策上做文章,办企业,这个提议在家乡水南村未获支持,却在离新乡市区比较远的西高村得到了实现。
风餐露宿大干半年,他在西高村建起了全顺线材厂,主要生产冷拨丝、镀锌丝和圆钉。工厂解决了不少村民就业,让西高村尝到了甜头。几年下来,他在西高村名声和地位逐步稳固起来。
到了1991年,李全顺的企业需要扩建,但他发现手里资金并不充沛,于是开始向西高村群众借钱,并给予高额利息回报。这次借钱形成了李全顺集资诈骗的初期模式,并逐步演变、升级。
李全顺公司的转折点是在2009年。当时,全顺线材在经历1984~1991年的稳步发展,以及1991~2009年的快速扩张后,迅速成为当地一个年营业额逾亿元的龙头企业。
然而李全顺并不满足于此,“邻居”金龙集团取得的巨大成就,早已让他眼热。可是想与金龙铜管比肩,谈何容易。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缺乏、技术创新落后、资金短缺,都是制约李全顺公司快速发展的“瓶颈”。
而这些都不能让他停下盲目扩张、大干快上的脚步。在众多反对声中,李全顺上马了新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43亿元,李全顺希望能在2014年实现这部投产,因为这一年,是他创业第30年。
棘手的是,他在建设新企业期间,融资渠道多数只能依靠吸收民间资金,压力之下,他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慈善秀”,希望能吸收到更多资金。
为了吸引存款,李全顺给出的利息极具诱惑性。在全顺线材存钱,利息以月计,半年以内的利息是6厘,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利息是7厘,一年以上的利息是一分四,而最高的时候则高达一分六。而2013年7月份,央行发布的最新活期存款利率为0.35%,也就是说按照全顺铜业给出的最低利息计算,也比银行高出一倍,如果按照最高一分四的利息计算,几乎是银行存款利率的四倍。
巨大的利息诱惑及便利的存取手续吸引了周边的群众,口耳相传,李全顺的“业务”发展到了周边地市。
他打了多年的“亲情牌”,也在此时开始获得收益。村里老人一边赞他“比亲儿子还亲”,一边把养老钱送去。
好名声担保,高利息吸引,李全顺名利双收。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善与恶、美名与灾难有时候就隔了那么一层薄薄的纸,一个猝不及防,就会被轻易捣碎。
揭穿: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曾有人形容,进入李全顺的办公室,就像进入了一个庙堂,正中间的墙壁上挂着“造福于民”的镶金大匾,四壁上是与领导和名人的合影及锦旗,每一张桌面上,都摆满了奖杯。而这个庙里供着的“大神”正是李全顺自己。
2013年10月25日,一则关于“河南全顺铜业董事长李全顺高额利息集资涉嫌非法集资”的消息出现在人民论坛网。消息从网络上很快传到西高村,传到新乡大街小巷,传到新乡和新乡之外李全顺每一个债主那里。瞬间,这个建厂近30年的企业,被压断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2015年8月7日下午,新乡市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李全顺、李漫莉非法集资等一案,由新乡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完毕,于8月7日以被告单位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被告人李全顺涉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告人李全顺涉嫌行贿罪、虚开发票罪;被告人李漫莉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向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2016年4月8日,河南省检察院官方微信河南检察发布消息称,日前,备受社会瞩目的李全顺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案进行了开庭审理。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指控:1991年至2014年6月期间,被告人李全顺以新乡市西高村线材制钉厂、河南省新乡市全顺线材总厂、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的名义,未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非法向公众吸收资金54.8亿余元,涉及3.5万余人;尚未归还的本金14.4亿余元,涉及2万余人。
在庭审现场,检察官们也重现了这位“慈善家”的“包装造星”之路:所谓受邀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进行“爱民经验发言”,原来是一个普通酒店里举行的行业内部联谊;而“中南海派来书画家慰问”,不过是李全顺花钱请来题词的个人行为;曾经大肆宣传的同多位高级领导合影照片,均是在李全顺赞助的“全顺杯桥牌锦标赛”上所拍摄……虽然这些谎言今天看来如此的荒诞不经,但在当时对于广大信息来源不广、对李全顺盲目信任的集资群众来说,确确实实是一针“强心剂”。
据悉,该案庭审结束后,将择期宣判。
相关视频:
党的好儿子 人民的好儿子
即将召开的“十八大”,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也将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在我国,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最基层的组织,村级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的具体实践者,村民的大事小情要靠村官去解决,他们是富一地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带头人,他们“官”虽小但管的事不少。当今全国农村千千万万个村官,在新形势下,应当以怎样的精神风貌,承接新使命,实现新目标,如何当好新时期的“村官”?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一位来自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一位“村官”李全顺,他的创业经历和村官历练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采访手记
早闻河南有个“爱民村官”李全顺,他的美传有很多:艰辛创业,诚信经营,扶贫助困,最老爱幼,善爱乡邻,重教奖学,为国分忧,救灾捐款,更有甚者,他竟有300位“老爹”、“老娘”,村民家里不供奉神仙牌位,却敬奉着他这位党员村官的画像,村民将他的事迹编成歌谣、豫剧四处传唱……。一个企业家,一个村官,能让村民敬仰到如此痴迷的程度,的确令人膛目。
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那些精彩感人的传奇故事?在他人生路上,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寻常的历程呢?
在喜迎党的“十八大”前夕,我们采访了这位“全国建设小康村模范带头人”、“全国优秀党支部书记”、“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全顺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新乡市卫滨区西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全顺。
爱民立德篇:
他是一个孝心“儿子”,赡养着乡邻300多位老爹、老娘
6月22日上午,我们如约采访了李全顺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然而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这次采访是从以泪洗面开始……
“我自幼半岁丧父,家庭贫穷,母亲含辛茹苦的把我拉扯大。家里没钱上不起学,母亲就带着我割草砍柴。当时我们割来的青草,几斤青草才嗮成一斤干草,二斤干草才卖一分钱。就这样,一点一滴积攒起来,供我上学。有一年,我考试得了第一名……。”李全顺句句肺腑之言,低沉而悲伤的语调,让采访现场气氛一下低沉起来,动情之处,这个敦厚朴实、刚毅的汉子甚至悲出声来,我们情不自禁地也跟着他以泪洗面,静静地倾听着,记录着。
李全顺回忆说,为了摆脱贫困实现梦想,当时怀揣仅有的180元钱积蓄,骑着自行车顶风冒雨四处筹措资金,用向亲朋好友借来的3万块钱,租下卫滨区平原乡西高村的一块荒地,建起了一座小厂,凭靠“诚信经营、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过风风雨雨的艰苦创业,当初的6人小厂已发展成拥有注册资金1亿元,员工200多人的中型企业。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乡邻的大力支持。我把党来比母亲”(他引用雷锋这句话—注),把乡亲长辈当爹娘”,李全顺哽咽着说。
贫穷和苦难磨砺了李全顺坚强不屈、永不服输的性格,致富思源,感谢党恩回报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一心为民是李全顺的优秀品格。
“我出生在农村,不到半岁,父亲就因过度劳累和疾病缠身离开了人世,那时家里没饭吃,身体虚如的母亲背着饿的哇哇直哭的我,挖野菜,剥榆树皮吃我深知农村的贫穷和落后,农民的累和苦。苦难的经历使我诠释了“贫穷”两字的全部意义。我不断激励自己,顺境当锻炼,逆境当磨练。而时刻不忘感党恩,回报社会,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党增添光彩。
卢展工书记形容“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的河南人的优秀品质和光辉形象在李全顺的身上体现的淋淋尽致,大爱无疆,感恩回报,自敬老开始,从爱幼延续。
在走访中得知,李全顺把西高村和十里铺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亲切的称为“老爹”、“老娘”。从2005年5月起李全顺为西高村60岁以上的“老爹”、“老娘”献上了一份孝心,每月18日给每位老人发50元生活费;从2009年6月开始,每月16日,李全顺又为十里铺村60岁以上的“老爹”、“老娘”每人发50元零花钱。冬季,李全顺给“老爹”、“老娘”每人发两件军大衣、电热毯、太空棉被、毛毯、床单、毛巾被、枕头的物品;重阳节时,他再给“老爹”、“老娘”们每人再发5斤鸡蛋和5斤白糖。
2011年,李全顺支出20多万元,分别带领西高村和十里铺村老人到延安和北京旅游,圆了大多数老人到革命圣地延安和首都北京的转转看看的心愿。在延安和北京,老人们仿佛一下子年轻起来了,激动、快乐之情布满了老人们久经风霜沧桑的脸上。李全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他看来,老人的幸福快乐就是他这个“编外儿子”的最大心愿。他无暇欣赏绮旎的风光,一路上左牵右扶,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老爹”、“老娘”。重阳节,李全顺带领西高村的“老爹”、“老娘”去旅游,请他们看戏、看全国跳伞锦标赛,到北京天安门观光,到青岛、日照赏景。
2011年母亲节,李全顺在新乡怡园广场为200多名“母亲”举行专场演出。8位鬓角满霜的老人站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唱着“走呀走呀走呀走,夕阳足迹遍九州,我们偎着李全顺,日子甜在心头。走呀走呀走呀走,关爱老人唱全顺,热泪满面流,”老人们用歌谣的形式把满腔的感动送给了他们这个“编外儿子”--李全顺。65岁的吕巧珍老人抹着眼泪说:“我们是看着全顺兄弟流血流汗干起来的,他挣的也都是血汗钱,一个外村人,跟咱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到底图个啥啊!他又能图俺们个啥啊!”。
2011年4月,李全顺个人出资1万元,为西高村和十里铺村的300位“老爹”、“老娘”免费体检,在李全顺心里,“老爹”、“老娘”的身体健康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李全顺说:“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会不遗余力地践行,我现在资助者300名和我没有血缘关系的“老爹”、“老娘”,每月定期给他们生活补助。今后我将继续带领群众致富,让两村的“老爹”、“老娘”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西高村、十里铺村有我300位‘老爹’、‘老娘’和众多兄弟姐妹,是他们的支持成就了我的今天”,李全顺坦诚地说着“他们在我心中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哪怕我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他们受罪。”
李全顺成了西高村和十里铺村老人们心中的“儿子”。有一年春节刚过,西高村的“老爹”、“老娘”们拄着拐棍,给李全顺送来了“关心老如父母,父母愿儿一生平安”一面锦旗,表达了老人们的感激之情。
说起李全顺,村民李贵军夸个不停。“李全顺在我们这一代可是名人,大人小孩儿没有不认识的,没有人不说他好的。李全顺自己掏钱为村里打井修路、安灯架桥,还给我们老年人发钱发物,带我们出去旅游,比我儿子还孝顺呢。他做的好事太多了,数都数不清!”李贵军说。
老人们为表达对李全顺的感激之情,将李全顺的事迹编成歌谣,颂唱着他们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好儿子--李全顺。
凄苦身世,铸就了李全顺博爱无私的胸怀。这个有着300位“老爹”、“老娘”的传奇人物,用他的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大爱无疆的时代华彩乐章。
模范楷模 企新乡市李全顺最新动态业楷模
访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西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全顺 本报记者左志高朱军平报道 在人杰地灵的中原大地北部,在一片被流淌千载的黄河所深情孕育的土地上,有一位被村民所景仰与称颂的名字——李全顺。这个平凡的名字背后,却有着一个个精彩感人的故事。 在暮春浓郁的气息中记者来到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西高村,感受到一阵阵花的芬芳。随后,记者见到了这位带领百姓致富的明星——李全顺。 《中国产经新闻》:无论是艰苦创业的岁月,还是激情燃烧的年代,无论是搏击改革开放的大潮,还是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您都是人民的代表与楷模。是什么使您不断地挑战着命运,不被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思想所局限? 李全顺: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那个年代,一个穷字当头,大家都是在饥饿贫穷和浩劫中渡过的。我出生在农村,和自己的祖辈一样,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劳民伤财地挖河修堤,鬼推磨般地劳动,使我充分读懂了贫穷二字的全部含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当时就一直想着这句话。不断地激励自己,顺境当锻炼,逆境当磨练。 《中国产经新闻》:从话中能感觉到您是个当机立断的人,当时是什么样的机遇,使您该出手时就出手的? 李全顺: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华民族迎来了自己的春天。1984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鼓励农民办企业,我认为,机会来了。 《中国产经新闻》:虽然是国家号召,但是当时敢于响应的人却甚少。您会认为这是个机会,证实了您的勇气与魄力。投资有风险,投资这个概念在当时人们心中应该有着更不一般的解释。您是否在投资中遇到麻烦? 李全顺:我当时要办厂子的时候,遇到的阻力大部分来源于资金。为了摆脱贫困,我有的是心劲和力气,有的是热血和激情,可就是没有资金。为了筹到资金,我把能想到的方法都用遍...
垮掉的60后 垮掉的跨
这篇文章是凭记忆写的,所以被认定的明星厂难免会有疏漏,欢迎补充。 新乡市 毫无疑问,第一家垮掉的明星工厂的荣誉属于通用无线电厂。无线电总厂是一家老电子厂。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个厂在新乡地位很高。坍塌后对新乡市影响很大。因为后期治疗到位,没有造成社会问题。原总厂的工人分为三类。第一个接近退休年龄,提前退休。第二种是先安置在其他大厂再录用,保证原工资标准不变。三是按工龄补偿一定补偿后终止劳动关系,从此失去劳动者全民所有的地位。第一类是有条件治疗,第二、三类是自愿选择,可以认为是好的治疗。今后对被甩出的工厂工人的安置,就参照这个办法来处理,所以无线电总厂起到了标杆作用。 以后的顺序记不清了,也不知道什么特定顺序的顺序。 新乡面粉厂,生产的面粉好像叫舒丰牌。新乡人吃的是新乡面粉厂的面粉。新乡人都很惊讶。突然,他们没有面粉,买不到新乡面粉厂的面粉。 电池厂,中国的电池在国内很有名气,在新乡有这样的品牌真的很牛逼,已经不是安安静静听来的了。 保温瓶厂品牌不清楚,只知道当年新乡人知道这个厂。买保温瓶的时候是从新乡买的,突然停产倒闭。 耐火材料厂,不知道生产什么,是供应企业的东西,和平民无关,但是这个厂也是以高收入出名的。慢慢的我听说我发不出工资了,就不工作了。 中原纱厂很有名。新乡以前叫纺织电子城。这种纺织品来自中原纱厂。中原纱厂曾是上海荣氏集团旗下的著名工厂。公有制以后,是为了帮助大陆迁到新乡而建的。老工人都是上海人。搬到新乡后,新乡的纺织业得到了提升。新乡建了很多配套纺织印染厂,现在没有了。中原纱厂一年不如一年,最后破产了。所以新乡纺织城的称号就更没了。 755厂,这个厂还在。新乡有很多这样的代号工厂,都是原军工企业。那一年,755厂生产的电池全国一流。后来新乡县出了一家叫哈化的私营企业,从755厂挖来了一大批技术人员,把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
希望老爹老娘心气顺 愿老爹老娘萱草长春 松鹤延年 ? 摄影
村民自发作曲唱豫剧《爱民村官李全顺》文字/图片本报记者宋亮 子女赡养父母,孝顺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一个不相关的“儿子”做到了这一点,十几年过去了,他已经孝顺了300多位父母。他不是一个陌生人,而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李全顺,新乡市高希村委会主任,新乡全顺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基于李全顺的电影《爱民村官》即将上映,由当地几位退休教师创办的李全顺爱民展厅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苦难铸就力量 李全顺是典型的贫农家庭。1957年生于新乡县水南村。父母属于中年子女,但在他不到半岁的时候,父亲因过度劳累和疾病去世。这位体弱多病的母亲带着他和妹妹度过了三个艰难的年头。因为家境贫寒,吃不饱的妹妹瘫痪在床,他还没读完小学就含泪辍学。 特殊的家庭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锻炼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他决心摆脱他那顶可怜的帽子,让为孩子吃了很多苦的母亲过上好日子,真正享受几年的幸福。 1984年的一天,27岁的李泉在家里卖粮卖蛋的180元钱的帮助下,来到当时条件较好的新乡市郊区高希村。他摆好桌子招待村干部,还和村里签订了租地建厂的协议。之后他用剩下的钱买了几盒烟,回家向亲戚朋友乡亲借钱。最后,他从300多名村民那里筹集了3万元,最终创办了全顺线材厂。在此期间,他无法承受苦难,但老母亲在工厂正式投产前就去世了。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痛苦! 李全顺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坚定地继续自己的开拓之路。 责任创造传奇 凭借坚强不屈的性格,勤奋、诚实守信的品质,信守承诺、勇于承担的责任感,李全顺线材厂一步步成长,新乡全顺铜业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线材行业资产上亿的知名企业。 在经营中,李全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工厂管理”的原则。他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员工。他除了按时给工人发工资福利外,还在员工结婚生子的时候给...
河南全顺铜业涉嫌非法集资 10亿财产整体全部被拍卖
河南全顺铜业涉嫌非法集资:银行储户等商家多为农民 发布时间:2013年8月16日08: 47来源:金浩在线编辑:中安在线 人民日报海外网称,半年内利息6%,半年以上不满一年利息7%,一年以上利息4%,均按月计算。这不是银行的利率标准,是河南全顺铜业有限公司公布的利率标准。 全顺铜业董事长李全顺表示,这不是集资,而是帮助老百姓共同致富,相关审批程序正在审批中。同时,李全顺也是新乡市人大代表,他接下来的目标是办村镇银行。 高利率很诱人,比如银行 收款收据,加盖河南全顺线材有限公司财务专用章和李全顺董事长印章。这是存款单。 河南新乡全顺线材厂的院子里,有一个专门吸收存款的办公室。十几个穿着白衬衫、打着红领带的工人正在做生意。有人在排队等存款吗? 来存款的新乡市渭滨区村的李阿姨就是其中之一。她存了一万元。她不去银行存款的原因是全顺给她付了很高的利息。 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利息按月计算。半年内利息6%,半年以上不满一年利息7%,一年以上利息四分之一。 7月,央行最新公布的存款利率为0.35%,这意味着按照全顺铜业给出的最低利率计算,是银行的两倍,如果按照一个季度的最高利率计算,几乎是银行存款利率的四倍。 在高利息的诱惑下,全顺的生意蒸蒸日上。企业位于新乡市高希村,与高东村相邻。十里铺村的村民在全顺有很多存款。在被采访的村民中,全顺的存款在1万到10万之间,这些储户大多是老年人。 高希村的一名中年村民告诉记者,全顺已经吸收资金三年了,全顺的新工厂仍在建设中。也就是说他担心后续的保障。在他看来,虽然银行的利率较低,但毕竟有保障。 一位姓李的存款负责人告诉记者,存款的唯一证明是一张收款收据,上面盖着河南全顺线材有限公司的公章和李全顺董事长的印章。 她记得最近一笔大额存款是231万。 涉嫌非法集资 我在帮助老百姓一起致富。李全...
党的好儿子 人民的好儿子
即将召开的“十八大”,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也将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在我国,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最基层的组织,村级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的具体实践者,村民的大事小情要靠村官去解决,他们是富一地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带头人,他们“官”虽小但管的事不少。当今全国农村千千万万个村官,在新形势下,应当以怎样的精神风貌,承接新使命,实现新目标,如何当好新时期的“村官”?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一位来自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一位“村官”李全顺,他的创业经历和村官历练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采访手记 早闻河南有个“爱民村官”李全顺,他的美传有很多:艰辛创业,诚信经营,扶贫助困,最老爱幼,善爱乡邻,重教奖学,为国分忧,救灾捐款,更有甚者,他竟有300位“老爹”、“老娘”,村民家里不供奉神仙牌位,却敬奉着他这位党员村官的画像,村民将他的事迹编成歌谣、豫剧四处传唱……。一个企业家,一个村官,能让村民敬仰到如此痴迷的程度,的确令人膛目。 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那些精彩感人的传奇故事?在他人生路上,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寻常的历程呢? 在喜迎党的“十八大”前夕,我们采访了这位“全国建设小康村模范带头人”、“全国优秀党支部书记”、“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全顺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新乡市卫滨区西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全顺。 爱民立德篇: 他是一个孝心“儿子”,赡养着乡邻300多位老爹、老娘 6月22日上午,我们如约采访了李全顺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然而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这次采访是从以泪洗面开始…… “我自幼半岁丧父,家庭贫穷,母亲含辛茹苦的把我拉扯大。家里没钱上不起学,母亲就带着我割草砍柴。当时我们割来的青草,几斤青草才嗮成...
非法集资54亿 4亿 弘泰集团集资诈骗案一审宣判
原标题:非法集资54亿揭秘“新乡首善”李全顺的造星路 人民网郑州4月11日电(王佩) 在河南新乡,有一位曾经名声极大的“慈善家”,甚至被当地民众冠以“新乡首善”的美誉。可就是这位“大善人”,日前被检察机关控诉非法向公众吸收资金高达54.8亿余元,涉及到3.5万余人。伪善的面具被无情撕下,一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名人,是如何利用各种虚假手段,一步步把自己包装成慈善企业家?又是如何利用父老乡亲对他的信任,玩着空手套白狼的资本游戏? 在近日庭审中,新乡市人民检察院将李全顺案诸多细节披露出来,重现了这位“慈善家”的“包装造星”之路。 “首善”的成名之路 李全顺是河南新乡市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他的企业全顺线材位于新乡市卫滨区西高村,主要生产无氧铜杆、紫铜排、铜扁线等铜制品,靠着多年的摸爬滚打,做成了当地一个年营业额逾亿元人民币的龙头企业。 但是,他个人的名气,要比他的企业大很多。而和他的企业一样,他名声的起点,是从西高村开始的。 2000年,新乡大旱,西高村吃水困难。李全顺卖掉自己30多万元的奥迪座驾,为村里修建了一座高33.8米的供水塔,解决了西高村吃水难的问题。水塔修成之后,李全顺在上面刻了一行大字:时刻不忘父老乡亲。除此之外,企业做大之后,他还拿出10万元钱为村民购买了拖拉机,拿出60万元为村里修建了近900米的水泥路,他每个月还会给西高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60元钱的养老费。仅2011年,他花在村里的钱就有100多万元。并且,李全顺的善举还延伸到周边十里铺等村落。“大善人李全顺”的名声迅速传播出去。 此后,李全顺做慈善与社会活动似乎上了瘾,经常在新乡各区县大办慈善活动,而每次活动,他也都会请来不少主流媒体做宣传。 数年来,精心包装自己的李全顺,一直以“人民的好儿子”自居。当地媒体报道称,如果在街上,碰到当地60岁以上老年人...
平原新区房子能买不 新乡市平原新区楼盘
评论:恒大在平原新区布局的第二个项目在龙图三联收购。与省道接壤的兄弟项目金碧天下相比,御景湾位于胡风湖西北角一个安静的位置,离区管委会很近,价格也比金碧天下高。但其产品几乎与金碧天下一模一样,可以说是与全国恒大一致。绿城胡风玫瑰园现状:目前出售的房屋为小高层、公寓、别墅、商铺。小高层建筑建筑面积95-158平方米,均价8500元/平,别墅建筑面积430-670平方米,均价400万/套,公寓建筑面积49-72平方米,均价8500元/平,商铺建筑面积约40-1300平方米评论:绿城的这个位置可以算是整个平原新区最好的位置,胡风湖以北,整个地块紧挨着胡风湖,平原新区政府再往北。还有绿城在配套教育方面引进的幼儿园,别的没什么好赞的。绿地时代新城现状:别墅出售均价9300元/,商铺均价6300元/。三期约73-,售价80万元/套。评论:居住舒适度高,容积率只有1.09,绿化率达到50%,环境也不错,但产品也只是一般,投资早就不了了之,终极置业也不合适。 标签近年来,穿越黄河一直是郑州北进的热门话题。“北方联盟”的声音越来越大。大家都在期待平原新区的爆发。然而,今天的平原新区仍然缺乏工业和生活设施的支持。规划中的工业新城和科技基地也成为各大开发商的天堂。他们只看到房子,看不到产业。道路宽敞,但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发展需要时间。当然,他们买房也要看自己。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包括图片或视频,如有)由媒体平台网易用户上传发布,该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阅读2021新乡楼市再添2个新项目 2021年新乡新项目大盘点融侨府 二手房 租房】新乡延津建业一号城邦房价 建业平原新区项目 00832 课程新乡新乡平原新区建业楼盘最新动态平原新区比华利庄园 建业比华利一期 新乡平原新区建业楼盘最新动态融侨府 二手房 租房】2021新乡楼市再添2个新项目 2021年新乡新项目大盘点平原...
平原新区房子能买不 新乡市平原新区楼盘
评论:恒大在平原新区布局的第二个项目在龙图三联收购。与省道接壤的兄弟项目金碧天下相比,御景湾位于胡风湖西北角一个安静的位置,离区管委会很近,价格也比金碧天下高。但其产品几乎与金碧天下一模一样,可以说是与全国恒大一致。绿城胡风玫瑰园现状:目前出售的房屋为小高层、公寓、别墅、商铺。小高层建筑建筑面积95-158平方米,均价8500元/平,别墅建筑面积430-670平方米,均价400万/套,公寓建筑面积49-72平方米,均价8500元/平,商铺建筑面积约40-1300平方米评论:绿城的这个位置可以算是整个平原新区最好的位置,胡风湖以北,整个地块紧挨着胡风湖,平原新区政府再往北。还有绿城在配套教育方面引进的幼儿园,别的没什么好赞的。绿地时代新城现状:别墅出售均价9300元/,商铺均价6300元/。三期约73-,售价80万元/套。评论:居住舒适度高,容积率只有1.09,绿化率达到50%,环境也不错,但产品也只是一般,投资早就不了了之,终极置业也不合适。 标签近年来,穿越黄河一直是郑州北进的热门话题。“北方联盟”的声音越来越大。大家都在期待平原新区的爆发。然而,今天的平原新区仍然缺乏工业和生活设施的支持。规划中的工业新城和科技基地也成为各大开发商的天堂。他们只看到房子,看不到产业。道路宽敞,但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发展需要时间。当然,他们买房也要看自己。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包括图片或视频,如有)由媒体平台网易用户上传发布,该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阅读2021新乡楼市再添2个新项目 2021年新乡新项目大盘点融侨府 二手房 租房】新乡延津建业一号城邦房价 建业平原新区项目 00832 课程新乡新乡平原新区建业楼盘最新动态平原新区比华利庄园 建业比华利一期 新乡平原新区建业楼盘最新动态融侨府 二手房 租房】2021新乡楼市再添2个新项目 2021年新乡新项目大盘点平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新乡市李全顺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