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发作曲唱豫剧《爱民村官李全顺》文字/图片本报记者宋亮
子女赡养父母,孝顺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一个不相关的“儿子”做到了这一点,十几年过去了,他已经孝顺了300多位父母。他不是一个陌生人,而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李全顺,新乡市高希村委会主任,新乡全顺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基于李全顺的电影《爱民村官》即将上映,由当地几位退休教师创办的李全顺爱民展厅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苦难铸就力量
李全顺是典型的贫农家庭。1957年生于新乡县水南村。父母属于中年子女,但在他不到半岁的时候,父亲因过度劳累和疾病去世。这位体弱多病的母亲带着他和妹妹度过了三个艰难的年头。因为家境贫寒,吃不饱的妹妹瘫痪在床,他还没读完小学就含泪辍学。
特殊的家庭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锻炼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他决心摆脱他那顶可怜的帽子,让为孩子吃了很多苦的母亲过上好日子,真正享受几年的幸福。
1984年的一天,27岁的李泉在家里卖粮卖蛋的180元钱的帮助下,来到当时条件较好的新乡市郊区高希村。他摆好桌子招待村干部,还和村里签订了租地建厂的协议。之后他用剩下的钱买了几盒烟,回家向亲戚朋友乡亲借钱。最后,他从300多名村民那里筹集了3万元,最终创办了全顺线材厂。在此期间,他无法承受苦难,但老母亲在工厂正式投产前就去世了。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痛苦!
李全顺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坚定地继续自己的开拓之路。
责任创造传奇
凭借坚强不屈的性格,勤奋、诚实守信的品质,信守承诺、勇于承担的责任感,李全顺线材厂一步步成长,新乡全顺铜业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线材行业资产上亿的知名企业。
在经营中,李全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工厂管理”的原则。他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员工。他除了按时给工人发工资福利外,还在员工结婚生子的时候给员工送礼,凡是有困难的人他都尽力帮助。他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依靠制度来管理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新乡市周边有李全顺这样的线材厂数百家,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全顺线材厂每天不停的打订购电话,接货的客户络绎不绝。他有什么绝活吗?李全顺用四个字揭开了答案:“质量,信誉!”
平顶山的客户一旦发现产品有问题,李全顺亲自带人道歉,严格按照承诺赔偿每件50元。客户说:“这样一个诚实的企业是我们永远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喜欢写章华
致富后,李全顺常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这样的农民企业家。感受党的感激,回报社会,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他为村民修路、打井、安装路灯、监控和配备健身设备。此外,我们长期坚持拥军优属,照顾村里的贫困家庭,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上学,带动村民办厂致富。
所有美德中,孝顺是第一位的。李全顺感谢母亲为他的成长付出的心血,也感谢高希村的乡亲们对他的支持和帮助。他在母亲画像前表露心迹:“妈妈,你没有赶上好时光,我也没有尽到儿子的孝心。以后,我会好好招待高希村的乡亲们
平时李全顺每个月按时给老爹老娘们50块零花钱。过年过节,李全顺会给老爹老娘们送衣服,送被子,送米,送面,还经常邀请老人看大戏,带他们去北京,青岛,延安等地观光。此外,他还时不时给老人做体检。当李全顺知道哪位老人生病住院或卧床时,必须亲自去看望或派人去看望。有时候他比老人家还体贴。
李全顺说:“我是共产党员。我觉得只有老人和老太太心情好,对我来说一切都会顺利的!”
李全顺发财了不会忘记群众,群众也不会忘记李全顺。村民们用拐杖给他送来锦旗,老人还把他的事迹编成豫剧和快板书,到处唱。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新乡市李全顺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