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疗热门事件

admin 3480 17
最新医疗热门事件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最新医疗热门事件与热门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投资圈”(),由严琦、任谦、36氪授权发布。

华为吹响了医疗设备的号角。

来自投资界的消息称,华为近日已通过广东注册人试点成功取得注册证书,受托人为戈尔股份。产品为腕部单通道心电采集器,属于穿戴式医疗设备。由此,华为将其业务范围扩大到医疗器械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事实上,华为并不是唯一盯上医疗器械这块蛋糕的巨头。腾讯、阿里、百度、JD.COM、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早已打入这个行业,就连格力、瑞星也跨界而来。而且,许多人已经涌入。

“就在这一年,医疗器械突然变香了。”北京某FA机构的合伙人在一次考察中发现,今年参加行业大会的医疗投资基金几乎都提到了医疗器械。在他看来,疫情可能会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开启一个特殊的“黄金十年”。

计划了很久:华为正式生产医疗器械

华为第一款医疗器械产品浮出水面。

投资界获悉,11月2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人试点品种清单》。在品种列表中,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申请医疗设备-腕单导联心电图采集器(VID-B99)作为注册人。据了解,华为已通过广东省试点注册取得注册证书。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投资界发现该产品注册号为广东省机械注册,注册人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产品管理类为第二类。适用范围或预期用途:用于采集成人手腕部单通道心电数据。

至此,华为进军医疗器械的野心浮出水面。

2020年以来,华为在医疗器械领域频频出手。天空调查显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1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亿元。其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最新医疗热门事件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及其产品的附属产品,并提供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公司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拥有,华为消费业务CEO余承东为公司董事长。

目前华为进入医疗设备的切入点只有可穿戴设备,但未来华为是否会向其他领域扩张,很难推测。然而,没有人怀疑华为进军其他医疗器械领域的能力。

当然,华为在医疗行业的野心远不止医疗器械。早在2016年,华为就发布了《5G的5大行业应用方向白皮书》。其中之一就是5G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包括远程监控可穿戴医疗、远程手术、远程影像会诊、远程医疗、资产监管五个方面。

华为官网显示,华为医疗现已服务3000多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在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华为联合国远程医疗中心完成了新冠肺炎18个市108个县147家肺炎医疗定点医院隔离病房远程会诊系统的建设。另一个领域正在逼近。

互联网巨头涌向海滩:聚集英美烟草,JD.COM和美国代表团也来了

如今,医疗设备已经成为科技巨头登陆海滩的宝地。

在华为获得注册证书的同时,另一家互联网巨头腾讯——也通过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但腾讯在医疗设备上的切入点并不是可穿戴。腾讯的认证产品是医学影像存储传输系统软件,有望用于临床诊疗的医学影像管理、接收、显示、存储、输出和处理。

最新医疗热门事件与热门

事实上,在医疗设备的速度上,腾讯与华为并驾齐驱。今年4月1日,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成立的当天,腾讯也悄然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医疗器械销售。

长期深入AI技术的百度也早早布局了医疗器械。2019年2月,百度的业务范围增加了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的销售,然后投资东软医疗,显示了其det

今年4月,南通润汉商业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销售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等。公司的全资大股东是阿里巴巴的子公司Box马宪生。JD.COM就更不用说了,随着JD.COM健康的分离上市,医疗卫生对JD.COM集团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医疗器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3月,无锡JD.COM感城贸易有限公司成立,第二类医疗器械的销售赫然在其经营范围之内。

就连当初做家电的格力,现在也想分一杯羹。除了在疫情期间制作口罩和SARS-CoV-2净化器,董明珠还专门提出在医疗设备领域投资10亿元。她解释说,由于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国家在医疗设备方面缺乏很多不足,格力应该进入这个领域,做高端医疗。

其实觊觎医疗器械的互联网巨头远不止以上,美团、联想甚至瑞星都已经行动了。随着各行业巨头的强势进入,目前医疗器械领域的竞争格局正在逐步改变,传统医疗器械行业正在迎接来自跨境领导者的挑战。

这个行业的钱景:市值高达4500亿,整个行业的收入已经超过一万亿

互联网巨头鱼贯而入,自然有其道理。看了一下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成绩单,好像找到答案了。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全球对部分医疗设备的需求大幅增加,医疗器械成为急需供应的产品。受此影响,国内71家a股上市医疗器械企业整体业绩上升。

据中诚医疗机械统计,截至2020年8月31日发布的年报,上半年国内71家a股医疗器械企业总营收达到835亿元,同比增长43.9%;净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与a股企业整体营收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从营收规模来看,71家企业存在明显的梯度分化。2020年上半年,21家企业营收超过10亿元。

>

其中,迈瑞医疗以不可撼动的105亿元营收位居首位,凭着4550亿市值稳稳占据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第一梯队。以迪安诊断、英科医疗、乐普医疗、华大基因、新华医疗等8家企业为代表的第二梯队,营收居于40-50亿元之间;以振德医疗、金域医学和鱼跃医疗3家企业为代表的第三梯队,营收居于30-40亿元之间。而以蓝帆医疗、奥美医疗、达安基因和圣湘生物等4家企业为代表的第四梯队,营收居于20-30亿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71家A股医疗器械企业中有超过6成企业已经正增长,行业平均增速达72.6%。

在净利润方面,迈瑞医疗同样领跑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以亿元的净利润稳居榜首;英科医疗、华大基因位列二三,净利润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圣湘生物、乐普医疗和鱼跃医疗3家企业净利润也均在10亿元以上。

在净利润增速上,71家企业中超70%实现正增长,其中“黑马”圣湘生物同比增长%,摘得A股业绩增速王;英科医疗同比增长2611.9%,仅次于圣湘生物,盈利水平接近过去七年总和的3倍;康泰医疗、振德医疗、东方生物、达安基因同比增长超过1000%;九安医疗上半年扭亏为盈,同比增长618.1%;鱼跃医疗经营现金流半年超四年。

事实上,即使没有新冠疫情,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仍然极具潜力。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亿元,同比增长19.86%,接近全球医疗器械增速的4倍,2021-2022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中国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将维持高速扩容态势。

半年吸金200亿,VC/PE疯狂涌入,医疗器械开启黄金十年

事实上,医疗器械这块超级大蛋糕,不止互联网巨头盯着,众多VC/PE早已汹涌杀入。

“就在今年,医疗器械突然又成了香饽饽。”北京一家FA机构合伙人在走访中发现,今年几乎所有参加行业会议的医疗投资基金,无一不提到医疗器械。在他看来,疫情或许会为国内的医疗器械行业开启一个特殊的“黄金十年”。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根据众成医械研究院所不完全统计,2020年1-6月,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122起融资事件,融资规模超过203亿元(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同比2019年约330亿元的规模,今年上半年的融资额已经占据去年的60%以上。

具体来看,大额融资在今年频频出现。比如5月,深圳华大智造完成10亿美元B轮融资,这是国内基因领域最大融资额;6月,北京博奥晶典完成超8亿元Pre-IPO轮融资,获得国内体外诊断领域最大融资额;同月北京美联泰科生完成1亿元B轮融资,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POCT化学发光领域单笔最大融资额之一。

众所周知,器械细分行业众多,仅按种类划分也相当繁杂,比如医疗设备可分成诊断设备(影像诊断如DR、彩超、磁共振)、治疗设备(各类手术器械、放射治疗机械)等众多分支;体外诊断(如生化、免疫、分子检测)、植入耗材(如人工关节、人工晶体、种植牙)、消费器械(如隐形眼镜、OK镜、电子血压计)等。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份额比例最大,竞争格局呈现多而散的局面。而在高端市场中,因多种因素限制,产品目前仍然主要依赖进口,也因此诸多公司在各自细分赛道多属于“小而美”的角色。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国内VC/PE中受欢迎的程度——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医疗器械已经成为仅次于创新药的第二大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三年中,大健康企业IPO速度迅速加快。来自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共有30家企业上市,直逼2017年,融资规模也突破历史新高,达到395.06亿元。而这30家企业中,有14家是医疗器械类企业,占比近50%。

沛嘉医疗在今年5月港股IPO,公开发售超额认购近1200倍,冻资额超过2600亿元,成为新股“吸金王”,开盘大涨74.48%,目前市值超160亿港元。同月,体外诊断企业深圳新产业生物在创业板挂牌上市,首日收涨43.99%,历经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后,公司较发行时市值翻了近四倍、冲破480亿元,如今市值近700亿元。4月登陆A股主板的万泰生物,曾因上市50天内的28个涨停板,成为一支明星股票,目前市值840亿。

“医疗大健康会是中国未来最大的产业,没有之一。”不久前,某位院士在中关村论坛上直言。眼下,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整个大健康产业炙手可热,但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许小林提醒,医疗大健康终将成为投资界第一大粮仓,但这不是一个可以靠砸钱快速赚钱的行业。

2018十大社会热点事件 科技界的2018

都说雪是对冬天最起码的尊重,很多南方朋友都说前几年没尊重过。但是,2018年底,南方很多地方迎来了第一场雪,今年所有的遗憾都将为明年的惊喜铺路。年初,我们选出了医疗领域的十大热点事件,并与边肖一起盘点了2018年医疗领域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十大热点事件。

1.进口抗癌药物零关税

4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多项改善民生的决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物实行零关税,鼓励创新药物进口;更多进口创新药物将纳入医保目录,有效降低急需抗癌药人群支付的价格。从5月1日起,我国所有实际进口的抗癌药将实现零关税,抗癌药生产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税负也将大幅降低,从而加快创新药物的进口和上市。

2.为了预防宫颈癌,大陆正式推出了人乳头状瘤病毒九价疫苗

4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上市预防宫颈癌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以下简称HPV疫苗)。九价HPV疫苗在国内迅速上市,巨大的需求让原本的产量跟不上。浙江和深圳决定对九价疫苗实行抽签接种。以深圳为例。11月份推出九价疫苗,近10万人摇号,不到1500人中奖。胜率只有1。

3.医保不分家庭,医保包含17种抗癌药物

10月10日,国家健康险局发布通知,将17种进口抗癌药物纳入医保报销名单,其价格较平均零售价格下降50%以上,对癌症患者是一大利好。

据统计,2016年全国门诊人数达76亿,住院人数达2.27亿,重疾发病率高达72%,重疾治疗费用达20-50万,社保覆盖率仅为65%,且存在疾病、报销比例、用药等限制。中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贫困人口的42%以上。国家将17种抗癌药物纳入医疗保险,将大大减少我国癌症患者的用药量。

4.2018年,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重点关注癌症、儿科、慢性病等疾病

10月25日,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目录品种总数从520个增加到685个,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含民族药)268种,涉及剂型1110余种,规格1810余种。目录调整在覆盖主要临床疾病的基础上,重点调整癌症、儿科、慢性病等疾病。在转入的药物中,抗肿瘤药物有12种,其中靶向药物6种,临床急需儿童药物22种,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全口服、泛基因型、单片治疗丙型肝炎的新药。调整后的新基本药物目录可以为不同疾病的患者提供多种药物选择,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5.深圳宣布成为全国首家开放医疗互联互通互认平台的城市

今年12月,深圳出台了新的医疗政策。患者去医院做一些检查,短时间内就能在全市医院看到。无需复检,医疗体验升级。也给了患者省钱省时的实际好处。

6.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取消了以药养医、坚持防御的战略

2017年10月18日,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它是关于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要完善国家卫生政策,彻底取消以药养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坚持

国务院同意卫生计生委的要求,从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定为中国医师日,医务人员将庆祝自己的节日,这是继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之后的第四个工业节日。

9.互联网医院正式实施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鼓励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同时,对远程医疗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8年9月,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对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行为实施具体管理办法。建立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减少普通人的运行时间,节省人们排队就医的问题,随时随地为普通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10.征求社会对疫苗管理法的意见

11月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官网公布《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并开始征求公众意见半个月。就像7月份的个税咨询一样,这个咨询开始在民间实施,倾听民众的声音,真正被民众所用。《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的引入,把疫苗提到了国家安全的位置。

相关阅读

  • 兰州布病贴吧 布病感染事件最新
  • 2019美国车祸最新消息 医疗大事件2019
  • 2019企业大事件 2019十大国际事件
  • 雅安市人民医院召开2020年医疗安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
  • 2018十大社会热点事件 科技界的2018
  • 2019发生了什么大事件 时事政治2019年最新医疗热门事件大事件
  • 互联网热点事件 2019年互联网事件
  • 互联网行业并购现状 互联网行业并购报告
  • 最新医疗热门事件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4656.html

    标签: #最新医疗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