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霸权”行为受到网友的称赞
2018年1月,罗某某在合肥火车站抢高铁车门,阻止列车启动,导致列车晚点。此后,以孙谋为代表的“霸权主义”、“吸烟”等一系列不文明行为、“霸权男”、“霸权姐”周某某等被曝光,网上质疑铁路部门管理能力的声音越来越多。虽然有一部分人被列入不值得信任的人名单,但这种处罚并没有平息舆论,网友们争论着处罚是否过轻。
面对公众对改善高铁管理和服务的意见,铁路等部门做出了积极回应。从《广东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对强行登车、拒载、“占座”等不文明行为提出了明确的处罚措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铁路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此后,两次“占座”的处理迅速赢得网友的好评。
点评:2018年,舆论对铁路运营管理能力等“软件”的诉求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新的一年里,“独霸席位”等不文明行为不会完全消失,发霉的饭盒等服务和管理也会受到舆论的关注。所以,铁路部门的每一次回应和处置,都将是对舆论期望铁路部门“软件”升级的回应。
突发事件考验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
2018年,涉及交通行业的突发舆情频频发生,包括考验城市交通分流能力的“北京难站”、因扶贫工程质量引发舆论点燃的公路隧道、重庆万州坠河公交车事件,将城市公交安全管理话题推向舆论。
4月,甘肃省大哲高速公路考乐隧道发生爆炸,出现整改打折问题。除了项目本身偷工减料之外,“傲慢的回应态度”和“严重的官僚主义”很快成为舆论焦点。虽然事件曝光后相关部门发布了信息,但由于沟通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预期的舆论效果。直到甘肃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舆论进行详细说明,并给出进一步的处理措施,舆论才逐渐平息。
7月底《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集体报道北京南站黑车夜间横行、出租车加价等乱象。微信文章《北京南站怎么就成了“北京难站”?》一经推出,点击量迅速上升至“10万”。北京市交通委、北京铁路局等部门迅速响应,次日召开现场会议,介绍交通保障、交通秩序管理、服务改善等针对性措施。管理部门准确把握舆论关注点,直面问题,以快速反应和具体措施向公众展示政府解决问题的诚意。
10月28日10时许,重庆万州区一辆公交车与一辆汽车相撞,坠入河中,造成15人死亡。从最初的舆论指责女司机到公交车打捞,再到事故原因的披露,相关部门基本实现了信息的动态播报,尤其是在公交车打捞过程中,公众及时了解到了权威声音,舆论稳定。
评论:从以上事件中的舆论发展来看,不同事件的舆论处置效果是不同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热点舆情事件,只有抓住舆情关注点,直面问题,利用好不同媒体平台进行针对性应对,才能平息舆情,度过危机。
新的交通模式遇到了安全和运营的双重考验
网络车自诞生以来,备受关注。合法性问题解决后,安全成为2018年网络车的核心词。5月6日,郑州空姐在打点滴途中遇难。三个月后,温州一名20岁的女孩被打点滴司机撞死,引发了一场关于网车安全的大讨论。9月11日,Tr部
10月下旬,港珠澳大桥开通相关话题迅速占据舆论热点。桥不开,舆论一直高涨,主要是新闻媒体的热播报道。早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前,很多媒体就以各种方式介绍过这个项目。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媒体纷纷报道与大桥有关的科技、历史、人物,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比如《港珠澳大桥3000多个日日夜夜》 《中国桥有多牛》 《港珠澳大桥可以这样走》等很多新媒体文章被Yangguang.com、Guangming.com、中国广播网等很多平台转发。新浪微博开辟了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桥段有多少牛”,受到了大量网友的好评。港珠澳大桥沸腾了整个网络,点燃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评论:重大项目本身就是舆论的“热体”。通过预暖、深度解读、延伸报道等方式。并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插图等各种表达方式,互联网的传播效果会更好。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近热门新闻事件引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