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保部召开环保部党组(扩大)会议,会上宣布2019年规划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
中央环境保护监察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推进环境保护的重大改革措施,是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环境保护责任的有效手段。2015年8月,中央发布《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2015年12月,河北省开始试点检查,并于2016年7月和11月、2017年4月和8月,分4批开展检查,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据统计,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直接推动群众解决了8万多个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利用这一潜力,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多年来一直试图解决的环境保护“老大难问题”,纳入整改计划的1532个突出环境问题中,近一半得到解决。同时,在第一轮中,督察员与768名省级以上领导干部和677名厅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个别谈话,约谈了689个省级部门和单位。通过督察员的问责,警示了一批领导干部,有效传递了环保压力。
督察开始以来,各省(区、市)有针对性地发布或修订了240多项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制度标准;31个省出台了环境保护责任划分文件、环境保护监督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省级环保检查员已经或正在26个省开展工作。
2017年8月,浙江迎来了第二届中央环保检查组。坚持监督改革,全省按时完成信访6920件,责令整改7289家,立案查处4401家,查处力度在同批监管的8个省、自治区中名列前茅。坚持督查规律,顺势解决一批“难题”,组织制定督查整改方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得到了中央督察组和省委、省政府的表扬和肯定。
近年来,浙江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3年以来,省控断面一至三类水质提高18.6个百分点;下V段下降12.2个百分点;各区市空气质量好的天数比例提高14.3个百分点;平均浓度下降36.1%。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减少量超标。二是各种举措的示范和引导。中央环保巡视员高度肯定了我省的环保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治水和最严格环境执法的经验被推向全国。2016年“水十条”考核全国第一,“大气十条”考核连续三年优秀。全国首届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考评排名我省第一。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中央环保部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