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艾滋病分布图 2019年艾滋病窗口期3周排除

admin 2578 16
2019艾滋病分布图 2019年艾滋病窗口期3周排除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2019艾滋病分布图 2019年艾滋病窗口期3周排除

2019年4月30日/生物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一种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缺陷的病毒。1983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艾滋病病毒通过破坏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阻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导致免疫系统瘫痪,导致各种疾病在人体内传播,最终导致艾滋病。由于艾滋病病毒变异迅速,很难生产出特异性疫苗,至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已经夺去了3400多万人的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7年,全球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估计为3690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中只有59%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迄今为止,艾滋病毒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艾滋病病毒的功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有效对抗这种疾病。为了防止病毒的大量复制破坏免疫系统,艾滋病毒携带者需要每天甚至终生服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虽然服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已被证明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的发作,但它昂贵、耗时且劳动强度大,并且具有严重的副作用。人们迫切需要找到治疗艾滋病毒感染的方法。

即将到来的4月份有哪些重大的艾滋病研究或发现?生物谷边肖梳理了生物谷本月报道的艾滋病研究新闻,供大家阅读。

1.

:重!有史以来第一次,编程的MDC1细胞被用来迫使潜伏的艾滋病毒出现并杀死它

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员在首次治愈艾滋病毒感染的尝试中报告说,他们开发了一种综合免疫疗法,不仅可以驱除隐藏在免疫系统中的艾滋病毒,还可以杀死它。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免疫细胞可以被设计成识别完全不同的病毒。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已在期刊上发表,论文题目为“-1”。

MDC1细胞(蓝色)向携带潜伏HIV的辅助t细胞(黄色)传递信号。这张图片来自唐娜斯托尔茨,博士/弗皮茨堡大学病毒学中心。

这一发现是通过在实验室中使用来自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细胞而获得的,该细胞尚未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但它可能会导致人们开发出一种疫苗,使艾滋病毒感染者无需每天服药就能控制病毒。

研究人员修改了“抗原呈递1型极化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MDC1)”。这些改良的mdc1细胞(单核细胞衍生细胞)在实验室中受到刺激,发现并激活巨细胞病毒特异性t细胞,他们认为这些特异性t细胞也可能含有潜伏的艾滋病毒。

当MDC1细胞加回含有潜伏HIV的辅助T细胞时,会如预期的那样逆转潜伏的HIV,使病毒无法隐藏。然后是大考验。

迈利亚德说,“MDC1细胞可以招募杀伤t细胞来清除这些感染艾滋病毒的细胞,而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药物或疗法。只有通过MDC1细胞,才能先驱逐再杀伤——这就像免疫治疗中的瑞士军刀。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次对树突状细胞进行编程,使其能够与巨细胞病毒结合,驱逐潜伏的艾滋病毒,并获得杀伤效果的研究。”

2.JCIInsight:在某些情况下,虽然HIV病毒被抑制,但免疫系统还是会被破坏!

doi :10.1172/JCI . insight . 127113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通常对抑制人体内的HIV非常有效,通过防止病毒破坏CD4 T细胞来恢复人体免疫系统。然而,科学家们现在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矛盾的对ART的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extrememimmunedecline(EXID)。

最近发表于《JCIInsight》的这项研究发现,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检测的五名患者CD4 T细胞水平显著下降,尽管三年多来,艾滋病毒被抑制在检测水平以下。该研究团队由医学博士伊立尼塞蒂(IriniSereti)和安德里斯科(AndreaLisco)博士领导,前者是NIAID免疫调节实验室(NIAID Introduction Laboratory)艾滋病毒发病部门的负责人。

研究人员发现,EXID患者的免疫系统比另一组免疫不应答者(INRs)的免疫系统更差,后者对ART的反应不足。接受ART治疗四年后,INR参与者血液中CD4 T细胞的水平平均每微升(L)增加193个细胞。对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有反应的参与者的CD4 T细胞数量增加了三倍多。相比之下,接受EXID的五名参与者血液中CD4 T细胞的数量平均减少了157细胞/L,但他们始终保持着病毒抑制作用。

3.科学主题:抗生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可减少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不良健康事件

doi :10.1126/scitranslmed . AAV 0537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加拿大、乌干达和津巴布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常用的抗生素称为复方新诺明,也称为复方新诺明,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的不良健康事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19年4月3日的《科学翻译医学》杂志上

刊上,论文标题为“CotrimoxazolereducessystemicinflammationinHIVinfectionbyalteringthegutmicrobiomeandimmuneactivation”。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描述了在年轻的HIV患者中测试这种抗生素的有效性以及他们获得的发现。

这些研究人员给生活在乌干达和津巴布韦的293名儿童HIV感染者提供了复方磺胺甲恶唑,为时96周。他们随后收集了所有儿童HIV感染者的血浆样本,随后停止对其中的一半儿童给送这种抗生素。他们在48周后再次收集了所有儿童的血浆样本,并对他们发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这些研究人员报道相比于停止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的儿童,继续接受这种药物治疗的儿童具有更低的全身性炎症。他们还发现肠道中的链球菌活性水平下降了。更具体地说,他们发现停止服用这种抗生素的儿童出现不良健康事件的可能性比继续使用该药的儿童高出18%。

在进一步研究这种抗生素对身体的影响时,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在16名成年HIV感染者中,它对免疫细胞有直接影响,能够抑制炎症分子产生。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对这种抗生素产生广泛的抗药性,但是给HIV毒感染者提供这种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感染者身上出现的健康不良事件。

4.

JEM:利用CRISPR/Cas9对B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有望开发出HIV疫苗

doi:10.1084/jem.20190287

人体不能自然地保护自己免受HIV病毒感染---至少通常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在极少数情况下,受感染的个体会产生对抗这种病毒的广泛中和抗体(bNAb)。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方法,将这种对抗HIV的能力赋予给普通的免疫细胞。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4月11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IV-specifichumoralimmuneresponsesbyCRISPR/Cas9-editedBcells”。论文通讯作者为洛克菲勒大学的MichelC.Nussenzweig博士。

图片来自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2019).DOI:10.1084/jem.20190287。

Nussenzweig和他的同事们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来修饰B细胞,即一种分泌抗体的白细胞。具体而言,他们对小鼠B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得它们自己产生人bNAb。他们发现,以这种方式发生改变的B细胞产生的抗体水平足以保护小鼠免受HIV感染,这表明这种技术最终可能用作一种免疫工具。

虽然这项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是它证实了通过基因编辑增强免疫应答的可行性。重要的是,这种技术不会影响生殖细胞,因而避免了有时由CRISPR干预引起的伦理问题。如果能够实现,这种新的免疫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治疗HIV感染,而且还可以用于治疗任何对特定抗体敏感的疾病。

5.NewEnglJMed:重大进展!新抗体可以抑制HIV长达4个月!且不会产生耐药性!

doi:10.1056/NEJMoa1802264

根据一份近日在线发表在《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对于正在经历短期暂停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方案的病人而言,定期注入一种可以阻断艾滋病毒在人类免疫细胞的结合位点的抗体可以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抑制艾滋病毒水平的。2期开放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名为UB-421的抗体是安全的,不会诱导产生具有抗体耐药性的艾滋病毒。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AllergyandInfectiousDiseases,NIAID)和UnitedBiopharma,Inc公司提供部分支持。这项研究在台湾进行,由UnitedBiopharma,Inc公司首席科学官兼董事长ChangYiWang博士领导。

29名HIV病毒控制良好的志愿者在第一次注射或一周后停止了他们的日常口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14名研究参与者每周定期注射8次UB-421,15名参与者每隔一周注射8次高剂量UB-421。在8或16周的治疗期结束时,所有志愿者重新开始他们之前的ART方案,并在8周后的随访中进行评估。除了一名由于轻微皮疹而停止研究的参与者外,两组志愿者在没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整个治疗期间都保持了艾滋病毒抑制的良好状态(血浆艾滋病毒RNA水平低于20拷贝/毫升)。

6.Nature:发现HIV病毒躲避免疫系统杀伤的新方式

doi:10.1038/s41586-019-1101-y

一个耶鲁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已经发现了HIV用于应对免疫系统攻击而生存下来的另一个分子,这项发现将影响科学家们开发有效对抗HIV/AIDS疫苗的思路。

HIV病毒会在其表面形成一种被称为三聚体的具有特殊形状的结构,病毒会利用这些结构去粘附、感染细胞并产生更多的HIV病毒。为了避开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些三聚体可以随着时间改变形状,因此具有三种不同的构象。

科学家们现在正在开发的疫苗就旨在靶向其中一种构象,从而引发机体对抗病毒的免疫反应。但是这项最新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表明HIV也许可以通过藏在另一个三聚体构象(被称为State1)中躲避免疫系统的检测。

据研究人员报道,病人会通过产生广泛的中和抗体来对抗HIV,其中大多数抗体识别的是处于State1构象的病毒。

“如果这些抗体可以结合处于State1构象的三聚体,那么疫苗中的任何免疫原都可以识别这个构象。”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微生物病理学教授WaltherMothes说道。“但是令人惊讶的是,现有的免疫原只识别State2构象,会产生State2构象特异性的抗体。”

7.CellHostMicro:揭示HIV未知弱点有望开发出消灭HIV的新型策略

doi:10.1016/j.chom.2019.03.002

试想一下,HIV是一个密封的锡罐,如果我们打开它的话能够找到什么呢?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HostMicrob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直观地观察到了打开HIV的样子,揭示了此前未知的病毒形状,同时也阐明了HIV弱点的详细图像信息,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有望暴露出HIV的弱点,从而利用特殊抗体就能靶向杀灭HIV。

图片来源:thetraveldoctor.com.au。

研究者AndresFinzi教授说道,病毒包膜新形状的特点揭示了HIV易感性的详细信息,未来研究人员有望开发新型策略来靶向作用HIV的弱点从而抑制HIV的感染和传播。当HIV感染机体免疫系统细胞时,其会利用包膜刺突来将病毒颗粒吸附到CD4和CCR5细胞的特殊受体上,与CD4细胞的结合能诱发病毒包膜形状改变从而促进病毒感染细胞,研究人员表示,利用一种小分子CD4模拟化合物就能促进病毒打开自身结构将易感部位暴露出来,这样机体免疫细胞就能有效杀灭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了。

研究者表示,暴露病毒包膜的易感部位或能促进一种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机制来清除被HIV感染的细胞。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了一种名为单分子共振能量转移技术(smFRET)观察了此前未知的病毒包膜形状,该技术还能帮助研究者观察病毒包膜的不同元件如何相对于彼此运动,这或许就能提供一种直接的方法来帮助研究者进行观察,HIV包膜是一个携带多种部件的动态机器,这就使其能采取多种形状对诸如抗体或小分子产生反应。

研究者JamesMunro说道,我们希望观察病毒包膜的形状能够帮助开发利用ADCC的候选疫苗,在smFRET技术的帮助下,研究者们就能更好地理解HIV-1如何感染人类细胞,在泰国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中(也是唯一的疫苗试验),研究者发现了机体抵御HIV感染的适度保护特性,即携带ADCC活性的抗体或是诱发保护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8.PLoSPathog:警惕!性行为或会影响机体微生物组并增加HIV感染风险

doi:10.1371/journal.ppat.1007611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个体的性行为或会影响其机体微生物组和免疫系统的健康,从而增加其HIV感染的风险。

微生物组是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其在驱动和塑造人类机体免疫系统上扮演着关键角色,但最近有研究表明,相比与异性性接触的男性而言,与男性有性接触(MSM男男性行为)的男性机体中有着非常不同的微生物组(无论其HIV感染状况),因此研究者就想知道是否性行为对象性别的差异所引发的机体微生物组的改变会诱导T细胞激活相关的HIV传播风险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35名健康男性的粪便样本,并将粪便样本移植到小鼠机体中,这些男性包括进行男男性行为和与异性有性行为的个体,研究者发现,接受MSM个体粪便样本移植的小鼠机体中CD4+T细胞的激活水平会增加,这就会增加其HIV感染的风险(如果是人类的话)。

随后研究者从HIV阴性个体的肠道中分离出免疫细胞,并将这些细胞暴露于来自MSM个体和其粪便样本中的细菌,结果发现,暴露于MSM个体粪便细菌中的人类肠道免疫细胞在体外更容易被HIV感染,这或许与粪便中细菌所引发的免疫活性激活有关。研究者BrentPalmer教授表示,本文研究结果阐明了HIV阴性和阳性MSM个体机体中微生物组与免疫激活之间的直接关联,同时也为阐明肠道微生物组作为HIV传播的风险因素建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9.PLoSONE:定时阴道授精有望让受到HIV感染的夫妇安全怀孕

doi:10.1371/journal.pone.0212656

因担心HIV病毒可能传染给后代,感染这种病毒的女性曾被建议不要生孩子。但是医学进步不仅让HIV感染者能够过上更长寿更充实的生活,而且还能让他们的家庭得以成长。在一项新的在肯尼亚开展的前导性研究中,来自美国、肯尼亚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发现定时阴道授精(timedvaginalinseminatio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受到HIV感染的夫妇安全怀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LoSO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mpoweringHIV-infectedwomeninlow-resourcesettings:Apilotstudyevaluatingapatient-centeredHIVpreventionstrategyforreproductioninKisumu,Kenya”

2019艾滋病分布图 2019年艾滋病窗口期3周排除

相关阅读

  • 【艾滋病治疗最新进展】艾滋病治愈最新消息2019 第二例艾滋病被治愈或将诞生
  • 2020艾滋病最新好消息 距离完全治愈它还有多远
  • 2019年艾滋病疫苗最新消息 中国自主研发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 2020年艾滋治疗最新动态官方
  • 艾滋病治疗的最新消息 特朗普一大早很激动
  • 2019年工作亮点个人 2019年度工作亮点
  • 艾滋治疗最新动态官方
  • 八天国庆小长假旅游安排 必看的旅游景点及旅游攻略
  • 艾滋治疗最新动态官方
  • 2019艾滋病分布图 2019年艾滋病窗口期3周排除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730.html

    标签: #艾滋治疗最新动态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