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房地产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陈志海富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说2018年是调控年,全国调控政策450多次。还有人说2018年是购房者的一年,因为从今年开始,它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已经落实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顾2018年楼市,
从去年抑制房价过度上涨的努力来看,
到目前为止,房价下跌的风口浪尖,
如何才能继续稳定市场?
今天让边肖带大家回去
2018年房地产市场十大热点事件,
其中可能有关于明年房价走势的秘密。
1.放松监管政策
放松调控政策是最近房地产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取消了菏泽的限购,放宽了珠海的限购,降低了深圳的利率。全国很多地方频频放松楼市调控政策,真的让人怀疑——年楼市调控会不会彻底解开。
但很快,官方媒体刊登谣言,人民日报说微调不等于翻身,改变不等于变脸,放松不等于放手。政策总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城市来执行。在边肖进行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明年的调控趋势持乐观态度,明年可能会因地制宜地放宽限购政策。
2.因为这个城市的政策
如果有“通情达理的客户”,那么楼市的调控一定算一个。专家多次表示,楼市调控不是“压低房价”或“控制房价”,而是保持楼市健康平稳运行,杜绝囤积炒房。
今年被称为“楼市调控力度最大的一年”,很多城市都经历了“史上最严格的调控政策”。从各地调控政策中不难看出,在坚持住有房、住无炒的底线的同时,地方政府更有自主权,而楼市调控由于因地制宜、城市政策的原因,也更人性化。
至于一些城市的政策逐步微调,《人民日报》评论说,由于城市的政策,各地根据当地市场发展进行调整,既不抑制也不刺激,使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逐渐恢复中立。
3.大力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发展
在“房无投机”的背景下,共有产权房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也为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一个大方向。
共有产权住房是指地方政府将部分土地出让收入进行出让,然后以较低价格配售给符合条件的家庭。产权有保障的家庭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约定双方的产权份额,保障性住房未来上市交易的条件,收益的分配份额。房屋产权可以由政府和公民按一定比例持有。
因为共有产权房没有盈利空间,所以可以避免“开宝马住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连续抽六号”等乱象。根据个人经济条件,可以持有不同的产权,真正实现无房可炒的目标。
据悉,近日,北京、上海、福州等地陆续以共有产权地块入市,并已受理申请。与以往的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住房不同,共有产权住房是一种有限产权住房。政府和购房者将分享土地和房屋的增值收益,也承担土地和房屋贬值带来的风险。随着共有产权房供应比例的提高,未来商品房的供应结构将发生变化,房价的异常上涨将从源头上得到控制。
4.房地产市场降温
在高强度、连续、多角的攻击下
在2018年楼市调控下,房企的生存问题已经进入人们的认识。过去,我们习惯于把房地产开发企业当成强者来看待。然而,在今年“楼市寒冬”的背景下,许多房地产企业开始改变策略,聚在一起转型“生存”。
当然,当市场发生较大变化时,企业不仅要改变经营策略,还要改变团队人员配置。据悉,在此次房企改革中,不仅不少房企高官离职,不少基层物业顾问和中介也掀起了辞职潮。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快节奏的行业,每个人都必须在市场上做出快速的选择。
6.抵押贷款利率提高了
2017年房价疯涨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控楼市,房贷利率上调就是其中之一。国民抵押贷款利率一般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调30%。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同样的房子会花费更多的利息钱。
相应地,2018年下半年楼市转冷,房贷利率也出现松动迹象。今年11月,全国住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71%,相当于基准利率,与10月份持平,结束了连续22个月的上升趋势。对于刚刚需要买房的人来说,2019年的住房环境是值得期待的。
7.人才竞争
2018年,全国许多城市开始了“人才竞争”。从放宽落户条件,到加大对人才的补贴,甚至直接给予补贴和购房名额,各地给予的条件比一个都优惠,很多城市退出了历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政策。边肖不得不说,许多条件确实很吸引人。
不幸的是,边肖不是一个天才.
有专家直言,二三线城市在硬实力无法与一线城市相比的情况下,努力吸引人才无疑是明智之举。房地产开发商也看到了商机——老龄化和低生育意愿,使得家庭成为宣传点。房地产公司举步维艰,但人才的引进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毕竟楼市看的是短期的金融,中期的政策。
,长期看人口。8、棚改货币化叫停
棚改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许多老百姓的住房难问题,在国家探索的过程中,棚改货币化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方式。一方面有人把房价过快上涨的“锅”甩给货币化棚改,另一方面,安置房建设进度的迟滞导致许多人手里的“房票”成了空头支票。
201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商品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要尽快取消货币化安置优惠政策。住建部更要求严格把好棚改政策的范围和标准,严禁将棚改政策覆盖到一般建制镇。这些动作预示着,在棚户区改造规模逐渐下降的同时,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棚改货币化而迅速火爆的三四线楼市,应当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9、房价下跌
2018年在调控政策频繁出动的情况下,一线城市房价率先出现下跌,但因为一线城市楼市竞争激烈,并未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但随之而来三四线城市也出现房价下跌的情况,业主围堵售楼部的现象层出不穷。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7日发布的11月《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中提到,“房住不炒”仍是新形势下住房政策的前提,房价下跌也不宜出台刺激性购房政策。应当继续支持首次住房,合理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对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买一卖一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应创造交易便利和给予税费减免。
10、房闹频发:同情但不合法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这些年,投资房产一直是个稳赚不赔的好买卖,最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但当房价开始下跌,所有人才真正意识到——房子也是商品,也会符合市场规律涨跌。
没有什么买卖是永赚不赔的,
房子也不例外。
按照遇事“按闹分配”的“国情”,房闹新闻层出不穷,富通陈治海不少业主在房子还没交房的情况下,案例房子价值缩水几十万,内心意难平。小编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说过,房企生存诚不易,普通家庭购房却也是倾其所有赌上了后半生的幸福,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只有双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房企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房地产热门事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