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郭彤快递走过了一些弯路,犯了一些偏差,也犯了一些错误。但通过探索,我们确定了未来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未来三到五年的规划。”近日,郭彤运通投资人、红楼集团董事长朱宝良的一封题为《坚定投资浴火重生致国通快递的公开信》的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朱宝良在信中表示,未来只会做三件事,一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三是股权重组和激励方案。这也意味着朱宝良将专注于投资者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债务”危机和“管理层变动”的动荡之后,郭彤快递仍然面临着快递业务量下降的问题。据了解,郭彤快递的业务量已经从2016年的每天一百万张下降到今年的四五十万张。同期,全国快递市场正以30%~50%的速度增长。
郭彤快递董事长洪一丹表示,郭彤快递目前业务非常繁重,面临业务量快速增长的挑战。但对于具体的变更方案,《中国经营报》记者分别致信朱宝良和郭彤快递,朱宝良没有回应,郭彤快递董事长助理董夏以董事长忙为由谢绝采访。
错过了发展的机会
据了解,2012年7月,红楼集团收购了濒临倒闭、负债累累的CCES(上海伊稀爱思快递有限公司),更名为郭彤快递,开始全面进入快递行业。目前,郭彤快递已基本完成全国快递网络建设。
在全国快递业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郭彤快递并没有实现同步发展,快递业务甚至呈现出下降趋势。除了快递业务表现不佳,郭彤快递还面临着投诉率高的问题。根据国家邮政局2017年10月的邮政消费者投诉,郭彤快递的有效投诉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7。
“郭彤快递业务的萎缩是高层决策失误、团队不稳定、市场定位不明确、产品定位不明确等综合因素的结果。”关西企业资本CEO、快递行业专家赵晓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五年,郭彤快递既没有抓住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也没有实现与红楼集团优质资源的深度整合。所以,错过了发展的机会。”
据了解,红楼集团是集零售百货、专业市场、精品旅游、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物流行业观察人士杨浩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郭彤快递既没有抓住“三通一达”这样的电商发展机遇,也没有对顺丰这样的高端业务板块进行定位,业务比较杂,包括从B端快递到C端快递的业务,甚至还有很多同行的快递中转板块,因此未能进入一二线,必然导致业务萎缩,品牌认知度下降。
背水一战——打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早在今年3月,郭彤快递面对业务压力,就开始了“内部改革”。据了解,公司优化了业务资费,包括面签折扣、省内免转让费、面签和送货费分离等;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引入垂直管理机制,将全国划分为六大区域。总部管理人员对区域内的直属省属公司进行指导和管理,直属省属公司有权对各垂直部门进行监督和建议;在股份制方面,公司高管、中层员工和员工可以通过入股、奖励期权、送干股等方式持有郭彤快递的股份,省网和总部替代股份,实现企业与员工、总部与事业部利益的统一。
团队管理已经成为影响的因素之一
洪一丹就任新国通快递董事长后表示,要尽快构建六大管理体系,核心内容是注重时效性和容量管理;升级改造配电操作系统,努力实现智能识别、智能分拣、智能交互等全方位科技创新功能的操作系统;建立绩效管理和全方位的员工激励制度。
“与大金竹红楼集团的优质资源和宏观政策导向紧密结合,可能是郭彤快运重生之路。”赵晓敏认为。
“以红楼集团为后盾,郭彤快递需要串联红楼集团旗下的产业,特别是要将兰州白敏的优质资产与郭彤快递连接起来进行深度融合;同时,通过精准定位,走差异化、专业化的快递之路。”赵晓敏说,“但市场留给郭彤快递重生的时间大约是一年。”
正文完毕。您可以按alt 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红楼集团国通快递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