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臭东西可能还行。”
美团榛子民宿负责人冯维河,1990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加入美团,做产品经理。一次偶然的机会,美团高级副总裁陈亮想去探索B&B业务,冯维河接下了这个任务。
美国使团的很多试探性业务都是基于尝试去做,是否能贯穿。一方面要看市场空间有多大,是否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另一方面,在没有资金和资源的早期探索期,项目负责人更需要有创业精神。当时,陈家告诉冯维河,要想开拓这项业务,你需要做好吃苦四年的准备。
2017年1月,榛子正式成立。除了技术团队没有别人。冯维河的日常工作是写PRD(产品需求文档),技术人员轮流催需求,忙得不可开交。4月份APP上线,冯维河喘了一口气,但从产品经理到业务负责人,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
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是组建团队,拓展房源,提升产品体验。组建一个团队需要的精力最多,榛子创业的前400天他亲自面试了大部分一线员工。除了专业技能之外,他需要知道受访者对榛子的期望,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是否与团队相匹配,他需要确保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创业精神。
榛子中的创业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在探险期间,团队对B&B业务的热情是第一位的。热情就是愿意花精力克服困难,学习探索,克服困难,积极面对压力。热情也意味着自动驾驶。“能够主动做事,不断思考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做到这一点,这是我们当时对团队的要求。”冯维河说,这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这对于从0到0.5的新业务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业务处于探索期,没有明确的方向。团队需要不断的讨论,质疑,反驳,才能一起做事。这就要求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真诚,个人能力有限。冯维河需要团队分享经验和信息。“一个臭东西可能不行,一群臭东西可能还行。”冯维河说道。
这种氛围有什么好处?冯维河印象很深,2018年春节前,技术团队看到一个营销方案,觉得效果可能不太好,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个营销裂变方案。春节前,他们一直在业余时间加班。技术团队试图用自己的优势解决团队的问题,让冯维河看到了自驱的成果。
在榛子团队中,有一种“冯维河”的文化。如果他提出的想法不靠谱,下面的人会说服他或者直接指责他。“我正在努力营造这样的氛围,”冯维河说。“我生气他们也不会生气。如果他知道底线在哪里,就不会再往下试探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沟通更直接,减少了考虑措辞的损失。
2018年1月,冯维河称之为榛子的“黑暗时刻”。做了一年的生意,花了一些资源,但基本没做成什么交易量。团队不停的问他怎么办,很多人都面临着痛苦和迷茫。
但在春节后的3月份,榛子的业务量疯狂加速,以每周30%-40%的速度上涨。2018年,业务订单量增长20多倍,到年底,订单量与中国持平。现在榛子同比增长300%以上,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小猪,成为第二名。
现在回想起来,冯维河说:“从0到1做过新业务的人都有这种感觉。生意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在最黑暗的时刻,即使有一丝希望,也要坚持下去。如果说这个事情当时做不到,大家都没有信心,以后也不会有这种生意了。”
只有在困难中才能看到团队文化的价值。“坚持、韧性和耐心非常重要。”冯维河说,努力了四年,现在才两年,他觉得肯定会有的
但他认为,虽然团队一开始经验不足,但只要他和团队随着业务一起成长,他们就是最适合业务发展的人,对业务最有价值。“团队之间相互信任是非常罕见的。没有磨合成本,我会觉得这些人可能对业务更有价值,所以愿意给机会培养。”
美团的一些经过检验的管理方法正在输入冯维河。
冯维河说:“我自己的管理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我还在学习的过程中,包括学习张川的管理经验。”张川在管理中强调“目标管理”。在榛子B&B 2018年的发展中,张川告诉冯维河,目标管理可以更好,目标设定后团队的方向更清晰。
90后愿意给年轻员工留下更多的成长机会,就像他被赋予了独立探索新业务的空间一样。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当前的美团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