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天顺超市关闭数十家店铺。本地超市的出路在哪里?
云南网讯(记者詹晶晶)近日,有媒体报道,云南当地知名超市天顺超市正在逐步关闭在地州的门店。网友在金碧芳贴出,5月14日,楚雄部分天顺超市也“抢货”。
天顺超市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云南本地超市很多。无论是红莲超市、盛兴超市还是天顺超市,昆明本土超市的发展都备受关注。但是随着国外大型超市的入侵,昆明本土超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些本土超市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衰落、死亡。云南本土超市将何去何从?
【危机?]云南本土超市巨头天顺暂停营业?
天顺超市一倒闭,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友在金碧芳论坛发帖称“由于天顺超市楚雄开发区店租赁合同到期,房东通知该店8月31日前退房。受到楚雄当地几家供应商的关注,5月14日晚,他们前往楚雄开发区店和永仁店抢货。”
帖子称,“天顺公司要保护更多供应商的利益,保证店内商品的安全和店铺的诚信,避免事态的升级和扩大,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天顺超市其他城市店铺被哄抢。做出决定,5月15日中午暂时关闭目前营业的所有门店。”
据媒体报道,作为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云南天顺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已在云南和贵州开设了50家超市门店。但是从5月初开始,集团旗下很多超市都倒闭了。
对此,很多网友用帖子讨论,网友“孤独如烟过去”认为“真正的房租那么贵,真正的经济真的不容易。”网友“让我说”表示遗憾。“我们最喜欢的云南本土零售企业“天顺超市”,倒闭了,但是很不幸。”
【回顾】昆明本土超市巨头兴衰的历史
据悉,被誉为昆明第一家大型超市的红莲超市成立于1997年,它的出现影响了老昆明人的生活。昆明“红莲百货广场”位于昆明樱花购物中心,被市民亲切地称为“红莲”。便捷的购物体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趣,那就是“逛红莲”。
“那时候我们经常周末去昆明红莲超市,因为之前好像买了很多东西。红莲超市的出现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主要是因为它比较新鲜。”58岁的昆明市民张女士说。
据媒体报道,刚刚开业的红莲超市备受关注,生意火爆。从1997年到1998年,宏联超市先后在昆明设立了冠商、永昌、建设、白云、东华、北市、西施7家零售商场和仓储式超市,单店经营近2万个品种,日均营业额80万元至100万元,高峰营业额300万元。
然而,随着国际知名超市的进入,给红莲超市带来了危机。1998年,美国沃尔玛进入大观商业城,之后Puls的马特、好多、百盛超市相继开业。随后家乐福也进入程春,红莲超市的垄断不复存在。相反,由于这些国际知名超市的进入,红莲超市的销量直线下降。到2002年,最初的七家连锁店,
网友“沉默的70后”说:“红莲超市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甚至自己去店里挑东西,购物袋花了几毛钱。然后突然就不行了。还有Puls Matt。还有一个专门做电器的盛兴。”
据此前报道,虽然红莲超市积极应对危机,开始选择住宅小区等人口密集场所开设便利店,但由于“内忧外忧”等种种原因,昆明首家超市“红莲超市”于2005年关闭。
除了红莲超市,昆明的另一家超市也同样引人注目,那就是盛兴超市。盛兴超市,曾经是云南的“零售大王”和“金字招牌”,曾经有过“进京”的辉煌壮举,但至今已荡然无存。
【出路】产品质量是关键中的关键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零售巨头涌入国内市场,昆明也不例外。沃尔玛、家乐福、好又多、麦德龙、伊藤洋华多等等纷纷入侵。本地超市似乎无法在这场零售大战中做到最好。无论是曾经红联和盛兴,还是现在危机四伏的天顺,摆在当地超市面前的道路都特别艰难。本土超市和国外零售巨头的战争真的是蚂蚁对大象吗?
"地方超市应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自身发展."云南大学经济学教授、特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程教授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已正常进入中国市场,零售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土零售业要充分发挥优势。
“如果产品质量提高,当地超市可以推出一些具有当地优秀特色的产品。”程对说道。
程认为,大型国际零售企业的采购范围很广,不太注重本地的名优产品。区域性零售企业应通过挖掘本地特色名优产品来挖掘自身优势。
“到处都有名优产品,也可以考虑从有一定客户基础的企业引进产品,但前提是产品质量好,价格适中。”程说,“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意识逐渐增强,所以产品质量必须得到保证。”
另外,程认为,应该有一个“标准化”的运作模式。大型超市,如沃尔玛,采用全球采购方式,有统一的采购配送中心。
然而,建立一个完善的配送中心需要资金支持,这也是一些地方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果媒体在报道天顺超市的危机,会被提及
了可能存在“资金链断裂”的情况。“销售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只有顾客愿意买你的产品,企业才有可能持续的发展下去,而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质量又影响着销售,所以说,产品质量是关键中的关键。”程士国说。
为本区域的居民服务
然而在本土超市与外资超市博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本土超市的发展牵涉到定位问题,以红联举例,它从刚开始的红联购物广场,到后来为了面对外资零售企业的冲击,开设的社区型的便利店,尽管做了多种尝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拼“大”和“全”,与外资零售业巨头相比,本土超市似乎并没有优势,比“小”而“精”,但是此前也有本土超市失败的先例在前,那么本土超市的发展究竟何去何从?该如何定位?
对于本土便利店的定位,程士国认为,要做到为本区域的居民服务。
“因为很多地方,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也不可能完全能覆盖,我们的本土超市可以抓住这个机遇。”程士国说。
“便利店全世界都有,主要解决消费者购物不方便的问题,比如下班晚了不方便买东西,因此一些便利店都是在小区周围进行销售。”程士国说。
据程士国介绍,目前昆明做得相对较好的便利店,或多或少的都学习了国际上一些便利店的商品陈设等。
“目前在云南,国际上大型的连锁便利店还没有进来,但是我们本土的便利店的发展空间还非常的大。”程士国说,本土便利店要多采用“本土特色”,并从内部设计、安全、卫生等方面形成规范的标准,“可以多向国际上成熟的连锁超市学习,比如日本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
对于本土超市的发展,程士国表示并非毫无机会,“其实本土的超市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取胜的,胜算很大。”程士国说。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云南天顺超市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