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追我吧》时突然结束了他35岁的生命。制作这个节目的浙江卫视,成为了众矢之的。可以预见,这个节目也将被叫停。但是,一个节目的停播,并不能弥补一个生命的结束,整个电视行业应该以“高以翔”为警钟。对这一悲惨事件最负责任的结论是立即反思、检查和补救。
人们可能已经忘记了,2013年,浙江卫视一档跳水比赛节目《中国星跳跃》中,演员释小龙的一名18岁助手在训练场地溺水身亡。当时制作方将其定义为“意外”,称与潜水节目本身无关。该节目还频频以“64岁黄牛从十米高空跳下当场晕倒”、“女明星在生理期坚持参赛”、“陈光标澄清肛门倒灌:我用卫生巾做了防护措施”等新闻吸引观众的眼球。或许某工作人员的“意外”不足以扰乱舆论,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管理不善和安全防护不当也没有引起当年全行业的关注。溺水悲剧发生后,《中国星跳跃》经历了短暂的停播调整,并照常恢复播出,但释小龙作为当事人退出了比赛。
遗忘无疑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过载问题,但生命的代价是不能忘记的。从2013年到现在,六年过去了,很明显,浙江卫视重现的高以翔惨案,已经不能算是又一次“事故”了。今天我们盘点这几年综艺节目中的各种病变,不是为了谴责,而是提醒业内人士不要等到那些看似只是娱乐的小毛病小缺陷酿成大祸,再去悲痛和后悔。
症状之一
客人们被迫拼命展示他们的奉献精神
在娱乐圈,对身体的伤害和工作、奉献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原因。一开始只是作为影视项目或者明星个人的一个宣传噱头,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对自己不苛求也不敬业的艺人。当综艺节目以“游戏”为名,越玩越刺激,越难升级,绝望的“奉献”就成了安全隐患。
第一个表演的综艺节目是明星跳水。2013年,浙江卫视《中国星跳跃》和另一家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同时参赛,彻底刷新了观众对娱乐节目的想象。尤其是64岁的黄牛坚持要跳10米台的时候,娱乐和运动的结合让人觉得有点畸形。但是这个思路打开后,更多的体育节目随之而来,《极速前进》 《非凡搭档》 《冰雪奇迹》 《来吧,冠军》 …在这些节目中,明星往往要和世界冠军混搭,才能开始职业比赛,田径,滑冰,攀岩,野外生存…
极限运动总是伴随着高风险。明星不经过训练不可能有这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奔跑吧兄弟》几乎所有的常住嘉宾都在拍摄过程中受伤,比如李晨的额头缝针,陈赫的腰伤;王在第一节右脚骨折,在第二节手臂受伤。明星为什么这么努力?因为在这种综艺节目中,明星无一例外地陷入一种尴尬,参与意味着必须达到或接近标准,否则难逃非议。
比如《真正男子汉》第二季,杨颖因为第一天连续13个小时骑行失败而被批评,第二天她依然像节目里常年骑行的业余选手一样在路上骑行。虽然节目组后来为杨颖辩护,但公众仍然谴责杨颖的女性气质和缺乏奉献精神,这降低了节目评分。
还有一个野外生存节目《奇遇人生》,嘉宾韩雪因为拒绝吃蚯蚓被批评为“矫情”。因为其他两个女明星都吃了,贾妮斯一口就把整条活蚯蚓吞了下去,连“没杀”的张钧甯也让同伴把蚯蚓劈成几块,含着眼泪吃了下去。
症状二
频繁的倒叙,花在花言巧语上的时间
综艺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节目会越来越长。网络合成不受电视播放时间限制,从2015年的1小时逐渐跳到1.5小时2小时。2018年《跟着贝尔去冒险》 《创造101》第一场和最后一场比赛将延长至3小时。今年很多综艺节目持续了很长时间,甚至《偶像练习生》这样的小脱口秀也经常持续近2个小时。电视台流行的综艺节目也“曲线救国”,各种特别版本的花式制作放在互联网上。现在基本上很少有综艺节目能在一个小时左右果断结束。
加长节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扩大广告时间。但是节目时长的增加,意味着幕后所有人都在加班。刘焕禄录制《奇葩说》时,抱怨单曲录制时间超过12小时,太累;韩庚半开玩笑地吐了20个小时《中国好声音》;朴树正在录制节目,突然离开了,因为他“一到就睡了”……大明星们还有机会吐槽几句,那些幕后工作者和参与录制的观众当然没有朴树的洒脱权。
对于观众来说,那些堆砌花字和倒叙的超长综艺也是没有营养的。只是因为提前透露的一些花比较有意思,要坐两个小时看那些频繁的倒叙,并没有任何微笑话语的暗示。难怪央视《这就是街舞》在播出的第一期就获得一致好评,观众突然回忆起原来的干货节目,没有用任何手段渲染和煽情,那么精彩。
第三个症状
故意编辑假嘉宾冲突
塑造人的设计是综艺真人秀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编剧塑造人物一样。如果设计合理,有看点,也很真实。比如《主持人大赛》把黄磊塑造成“神算子”,把LAY塑造成“小绵羊”,把“极端三傻三精”塑造成了观众热议的话题。也有人用情节转折来设定故事。比如《极限挑战》,陈赫一开始不工作,后来被蘑菇屋成员改造,加入劳动队感受工作的乐趣。这种先抑后扬的成长线剪辑,考虑到了在制造冲突和不黑化明星之间的折中,在综艺节目中被广泛使用。
几年前,人们还在争论真人秀是真是假。现在舞台上的综艺节目已经按照剧本默认操作了。但是大多数时候明星都不知道,剪辑节目造成的虚假冲突往往是有害的。去年,李源发现《向往的生活》播出后,他在节目中看起来像个精神病患者,在微博上多次指责节目组,并曝光了与节目组沟通的聊天记录。各方意见不一,没有一方道歉或明确表态。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门综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