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南京召开市政机构改革动员大会。1月5日,省政府批准了我省其余12个区市的机构改革方案。记者从省委组织了解到,我省区市机构改革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遵守定额规定,又因地制宜地设置了一些特色机构。
2018年12月19日,全省召开市县机构改革推进会议,全省市县机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省委办公厅主任俞军表示,在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13个区市借鉴省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在推介会后的10天内,13个区市的党委都向省委报告了机构改革计划。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各区市不灵活、不打折、不搭便车。各区市都注重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和机制,统筹规划优化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强化市委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机构的统一领导和管理职责,单独设立市委督查室,实现党务监督全覆盖。
各区市严格遵守机构限额的规定。机构改革后,南京党政机关54个,苏州无锡52个,徐州南通50个,其他区市47个。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各区市也全面清理了新增行政机构,严格控制上市子公司数量。13个区市92个副处级以上行政职能机构全部纳入改革范围,行政职能全部回归行政机关。根据计划,所有区市都根除了上市机构和“商务局”的实体化。每个区、市的行政编制不超过省级批准的总额。
按照“整体一致、上下衔接”的要求,各区市分别设立了退役军人事务、应急管理、医疗保障等机构。确保这些关键领域的工作上下衔接并有效实施。此外,省委给予各区市充分的自主权,各区市也在保证省委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设立自己的机构。
通过梳理特色机构,记者感受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脉搏。
大数据管理是一个“热门”的新机构。南京整合了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经委承担的大数据开放共享、产业开发、开发应用、电子政务等管理职责,形成大数据管理局。无锡还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作为市政府的工作部门。苏州、常州、镇江、扬州、台州、淮安、宿迁在市政府办公室有市大数据管理局的牌子;盐城在市工信局增加了市大数据管理局的品牌;连云港在市行政服务管理处增加了大数据管理局的品牌。
优化经营环境,催生特色机构。淮安整合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优化经营环境的职责,成立市委优化经营环境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一带三促”,即带头配方
去年10月,淮安作为国家战略启动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淮安市在市发改委设立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徐州市在市政府办公室设立了淮海经济区协调发展办公室,体现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点及其对淮海经济区协调发展的重视。
无锡成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保留市物联网发展办公室品牌。近年来,无锡加快发展以物联网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物联网的“高地”。
南京整合了市商务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承担的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服务重大产业项目以及协调开发区(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职责,成立了市招商局。这一区市独一无二的机构,将以引领产业布局、打造产业地标为重点,承担全市招商引资的系统规划、统筹协调、监管监管,全面服务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
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特点,——南通、盐城、连云港三个沿海区市,在交通局有港务局品牌,在自然资源局或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海洋局品牌;徐州市应急管理局,拥有煤矿安全监察局的品牌。
虽然不直接对应省直机构,但各区市都有自己的城管作为市政府的工作部门。此外,四个区和城市设立了自己的园林绿化或市政园林机构。其中,南京、苏州、无锡优化或调整了原园林绿化管理机构的职责;南通市在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事业和园林绿化管理职责的基础上设立了市园林绿化局。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林州机构改革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