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筛选出一篇名为《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使得事件主角马蜂窝成为舆论焦点。文章指出,马蜂窝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有1800万条数据是通过机器人抄袭点评、携程等竞争对手的,并声称发现抄袭账号7454条,共抄袭美食点评572万条,酒店点评1221万条。除了这些数据抄袭之外,马蜂巢平台的周末活动与大众点评、携程相比也是异常的。
马蜂窝数据造假存在是事实
其实马蜂窝的假数据也不是空穴来风。经过大量媒体曝光,马蜂窝回应并承认其数据真实性存在问题。10月23日下午,马蜂巢旅游网在北京召开圣地游计划启动会。会后,马蜂窝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针对近日网上出现的马蜂窝复习资料相关问题,马蜂窝认真进行了自查。验证结果显示,马蜂窝在餐饮等点评数据上存在一些问题,但远没有外界所表述的那么夸张。马蜂窝已经开始整改相关问题,重新组织工作流程堵塞漏洞。数据诈骗马蜂窝事件之所以发展成今天的局面,与数据诈骗本身就存在有很大关系。可以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但是,事实上,Mahive并没有数据造假。甚至可以说,互联网行业的数据欺诈已经成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京比特查询的信息,数据诈骗并不是Mahive独有的操作。携程、美团、途牛之前都经历过数据造假,比如美团评论。不久前,小红书官方微博及其部分内容作者向公众投诉,称其擅自复制了大量微博内容,甚至出现了自己的虚假账号。随后,小红书官方微博也发表声明,谴责公众评论抄袭,强调小红书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能一键抄袭。据小红书估计,抄袭数量在百万数量级!随后,公众评论对关伟进行了道歉,称事件原因是公众评论新上线试运行推荐栏目擅自非法转载相关内容,内容调查清理已完成。
近年来马细胞的快速发展威胁着竞争对手
马蜂窝旅游网成立于2006年,2010年正式开始企业运营。相比1999年创立的行业巨头携程,马蜂窝绝对是后起之秀;同样经营旅游产业链上游的穷游网,成立于2004年,早于马蜂窝。从2011年开始,马蜂窝保持了两年一次的融资速度,马蜂窝的每一轮扩张都踩在了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因此,马蜂窝自成立十多年以来,已经超越了同期开发的众多竞争对手。
今年8月,马蜂窝开始新一轮融资的消息传出。据京比特询问的信息,马蜂窝希望在新一轮融资中融资高达3亿美元(约1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估值定为20亿至25亿美元(约1亿至1亿元人民币)。这次融资对Mahive意义重大,关系到Mahive能否进入国内旅游网站排名前五。目前国内各大旅游网站的排名顺序是携程、美团点评、朱非,其次是同城的一龙、途牛,而马五排名相对较低。据业内人员分析,MaHoneycomb要想进入前五,这一轮融资后的估值必须达到140亿到175亿。只有这样,MaHoneycomb才能进入中国旅游网站的第二梯队。而在第二梯队,是在最前面的位置。
显然,如果马蜂窝成功完成融资,不仅会威胁到同城的一龙、途牛等第二梯队成员,按照马蜂窝的发展扩张速度,还会对第一梯队的携程、美团点评、飞猪构成极大威胁。马蜂窝的数据造假将成为马蜂窝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污点,也会对马蜂窝的融资产生一定的影响。京比特并不否认马蜂窝本身就存在数据造假的问题,但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数据造假的消息出来,人们不得不想到来自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
企业家不应将行业潜规则视为合法存在
据京比特查询的信息,目前微信公众号后一条消息0.3元,1000人阅读微信收费几十元。现在攻略和评论商业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浏览评论再决定下单是很多人的消费习惯。因此,高质量的评论和精彩的策略成为在线旅游网站的稀缺资源。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一些商家或用户通过复制处理的方式大规模提交评论。为了反映美好的数据,给投资者讲好故事,很少有企业对此视而不见,甚至主动动用水军。马蜂窝之所以牵扯到这件事,是因为它把行业潜规则当成了一种合法的存在。
马蜂窝的数据造假成为众矢之的,应该还是给马蜂窝敲响了警钟。以前因为抄袭和处理内容纠纷去法院很麻烦。一般平台对用户上传的内容不负责,大部分投诉可以删除。这就导致了一个不好的避风港规则:先侵权,等待通知;不通知或不负责;你通知,我删除,我免除。这种方式对于上传内容的用户、消费者、同行企业都是不负责任的。对于上传内容的用户,原始内容不受保护,对于消费者,会误导消费,对于同行业,是不正当竞争关系。
今年8月,《电子商务法》获批,明年1月1日实施。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假交易或者捏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商业宣传,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这意味着,篡改审查数据不再是简单的不诚实行为,而是涉嫌违法。这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的竞争关系。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蚂蜂窝自由行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