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点:一旦进入昨天着迷的地方,就被突如其来的意外击中,在一次旅途中喜忧参半。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休闲消费水平的提高,相关部门的旅游投诉层出不穷。人民网舆情监测办公室发布的旅游调查数据显示,仅2014年一年,人民网旅游平台全年收到有效投诉1074起,比2013年增长20%。如果说冷数还不足以引起围观群众对旅游投诉大幅增加的关注,那么4月2日,国家旅游局通报了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第一阶段,包括白洋淀、五台山、夫子庙、千岛湖等著名旅游景点相继被警示,共有44个A级旅游景点被摘牌。
也许从某个阶段开始,中国人就已经走上了想要获得满足感的运气之旅,抱着出国旅游会被“坑”的放心心态。
小调查:你的旅行经历
现在的游客即使没有遇到戏剧性的旅游冲突,也只能在《人民眼光》记者随机采访身边人的过程中,梳理出普通人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无奈案例。
案例一:每个导游都有一个信仰佛教的奶奶
2008年,冉女士随短途旅游团在杭州旅游,游览的景点包括灵隐寺。团到的时候,年轻的导游开始煽情的演讲,说她奶奶信佛,所以对佛教教义比较熟悉。在一些“善”的解释中,导游终于回到了主题:从130元起买一个高价香,这是对佛教的致敬。“我没有买,”冉女士告诉记者。“前不久去苏州旅游,导游奶奶也是信佛的。”
案例二:组织一群人定点吃饭
同样在2008年,廖先生和他的女朋友参加了“平遥古城”旅行团,那天正好是中午。导游带着大部队去了一家餐馆,五个人在一张桌子上一起吃饭。廖老师马上质问导游,说午休可以自己安排饭菜,导游跟他解释说已经是古城最便宜的酒店了,每个人都可以送40块钱,其他酒店有杀客倾向。廖老师坚持一个人吃饭,最后花了40多元在另一家餐厅吃了三个菜。“旅游团聚集时,很多人抱怨中午的饮食。大家交了40块钱,一桌5个人,只有5个菜,吃不饱。”廖老师告诉记者。
案例3:痛苦的计划催生购买力
“2011年在周庄旅游,最后一趟是去蚕丝被加工厂。”陈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我很累。大多数游客不想下车参观。导游发言说带团很辛苦。没有佣金,我的脚已经湿透了.最后,请泪流满面的买蚕丝被,给自己带点收入。”据陈女士回忆,当时一辆车上的乘客大部分都被碰过。另外参观了蚕丝被厂,发现都是画出来当场卖的。包括陈女士在内,很多人都以每条500元的价格买了一床被子。导游看到很开心,拍了拍胸口,答应如果发现被子质量有问题,随时联系她。“然后呢?”记者问:“回去后,我掀开被子,用打火机烧了一些‘丝’,差点把整个房子都点着了;至于导游,电话再也打不开了。”陈小姐说。
案例四:有窗户的房间怎么样?
今年春节期间,马先生和他的三口之家在一个著名的旅游网站上预订了三亚一家海滨酒店的海景房间。付款完成后,订单上的所有信息都清晰地显示出来。当马先生的家人到达酒店时,他们被告知在阁楼上预订了一个没有窗户的小房间。生气的马先生当场询问了他的邮购单,并把它交给了酒店。然而,由于第三方付款,马先生的订单与酒店收到的订单中显示的房间规格完全不同。“我马上给网站客服打了电话,但是电话那头总说客服忙。当时是三亚旅游旺季,其他房间都已经订好了,只好和家人一起住阁楼。回到北京后,终于打通了客服,得到的回应真的是在验证和处理中。不会吧,现在已经两个月了,真的要认了。”马老师告诉记者。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近年来热门的旅游投诉事件